很多同學在做工業(yè)設計作品集時, 運用整體——局部——再整體的造型方法,是素描寫生造型時唯一正確有效的方法。不要只一味地追求局部的準確,要整體的觀察和比較,即用點、線、面來整體觀察和比較的方法。那如何靈活正確地迅速提高造型控制能力呢?
對于學設計的同學來說,生活永遠是最好的靈感資源庫,這句話對于學習產品設計的同學來說,更為重要。生活中沒有完美的產品,如果大家只追求“與眾不同”而不關注真正的用戶痛點,很難真正學好工業(yè)設計。 因此,大家要培養(yǎng)其對于周圍產品的敏感度,大到整個產品環(huán)境,小到產品本身細致紋理,大家都要細心觀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體驗新的、好的產品,范圍不要只是局限于工業(yè)化產品,關于平面、建筑、雕塑等優(yōu)秀作品也要多接觸。看完后一定要分析總結,大家可以為自己設置幾個問題,諸如:這個設計為什么受歡迎,這個設計美在哪兒,它們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形式,具備什么設計原則,這個產品還能如何優(yōu)化,如何為我所用?
我們在形體的繪制中,形面的變化是依靠點、線元素的變化,自己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改變線型的走勢去感受形面在空間中的起伏。
練習一定數(shù)量的形面之后,則應該由面向體變化,在構建形體的過程中,體會每個斜面、棱角的走勢與光影關系。這一階段的學習重點在于重新構建自己對于形體的思考方式,要學會由原來“二維”的思考方式轉向“三維”的思考方式。
關于模仿,大家首先要明白,模仿不是抄襲,而是借鑒。很多同學在做設計時,會翻墻到pinterest、behance等設計網站上找到意向圖,簡單更換下顏色、字體、元素的種類及位置,就當成自己一幅作品,卻沒有沒將重點放在學習優(yōu)秀作品的設計思路,到自己做設計時,卻只能抱怨自己設計時沒創(chuàng)意,沒思路。
借鑒是在原作品的原創(chuàng)設計中獲取設計元素,將其加入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使得成品具有設計師的個人思想與概念,并不是單純復制。大家切記我們要的是元素,不是生搬硬套。
所謂理清思路,即大家在動筆之前,首先要確定表達的理念是什么。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準備設計時,會說說我的產品要有“科技感”,事實上,這是一個十分空泛的詞,只依靠這個籠統(tǒng)概念,很難將設計落地。 順著這個案例,關于科技感的設計,首先大家要繼續(xù)深入思考,什么是科技感,比如不存在人們記憶中的,反常規(guī)的,機械的,復雜的等,再看看手繪如何表達科技感,比如干練的線條、結構暴露、豐富的材質對比、透明件、氛圍光、渦輪式等,明確了這些才能準確的將思路用圖紙表達出來。 6. 手繪 當有了一個產品的解決方案,腦海中便會構思其基礎形態(tài),并用草圖簡單的表現(xiàn)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把空間關系考慮清楚。 很多人其實空間立體感并不好,很難在平面上實現(xiàn)二維轉換三維。解決該問題的一個有效方法便是,當大家觀察一個物體時,不要只是看,要往腦子里記,試著閉上眼睛想象它在腦海中的畫面,多角度的想象,從而豐富自己的視覺經驗和空間想象力。 設計師在設計產品造型的時候靠的不是運氣和靈感的爆發(fā),更多的是層層推理,解決關聯(lián)性問題。如果是每次靠著靈感爆發(fā),不是靠著自己的方式和技能主動去發(fā)現(xiàn)美金額創(chuàng)造,在這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下,基本上是自絕后路。 想要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大家先做到腦子里有東西,再通過手繪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好的創(chuàng)意加上合適的造型,這樣的產品才是一個完整的,功能與形式統(tǒng)一的作品。